眼下正值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。2012年我省普通高校共有52.6万应届毕业生,目前约有大量名左右离校毕业生尚未就业。这些毕业生的“饭碗”为何还没有着落?
“工作搞定了吗?”8月20日下午,记者QQ我省一所本二高校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乐欢,回答是“还没有”。问及原因,小乐说其实自己已在一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行政工作,因为感觉没劲,又离开了。
“为什么干了一阵不干?是薪水不高吗?”记者追问。“月薪在2000元左右,主要是没有多少事情可做。”小乐告诉记者,全班38个同学,找的工作跟新闻专业相关的只有三四个人。
据了解,所学专业“销路差”或“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”,是造成一些应届生“毕业即失业”的主要原因。
毕业于苏南某科技大学的王蓉蓉正在家待业。小王在大学里学的是教育技术学影视制作方向的专业。“这个专业学习内容杂而不深,毕业生做什么工作的都有。”
王蓉蓉告诉记者,毕业后求职这段时间里,去过招聘会,在网上投过简历,亲戚也帮了忙。可是,投给好公司的简历都如石沉大海,通知她面试的公司又觉得不如意,所以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。
一位文科毕业生告诉记者,比起理工科毕业生,文科生找工作更难一些,除了考公务员,就只能做一些文秘类的工作,工资一般都比较低,销售类工作倒是不少,但大部分女生不想做。“关键在于空有一张文凭,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。再就是可能还没有从学生思维中跳出来,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好累,但换了一份轻松点的工作后又觉得无聊,工资也低,纠结啊!”
王玥明是南京某财经学校财会专业应届毕业生。说起找工作的事,小王感叹:“难啊!财会方面的工作基本都要求有工作经验,我们专业的同学大多数没做专业方面的工作,就业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。”
就在一部分毕业生苦于工作难找的同时,一些用人单位也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头疼。入选南京“321计划”、刚刚落户南京化工园区的海归博士王晓宾,正在为自己的新公司招兵买马。“目前实验室、办公室正在装修,紧迫的就是人员到位。”王晓宾感言,拿出来招聘的采购主管、销售、实验员、产品开发等岗位,对求职者要求并不高,薪水也比南京市场上略高一些,找工作的硕士、博士也不少,可是符合要求的少之又少。“问题主要出在毕业生对自身定位不明晰,有的人连自己未来要从事哪个行业都没搞清楚,应聘时答非所问,这样的人不管学历多高,我们都不会录用。”
周末综合性招聘会上,进场的用人单位一般都保持在百家以上,虽然冒着酷暑来招人,但用人单位并不急于求成。南京艾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主管冯经理解释了原因:“拿公司销售岗位来说,开出2000-3000元的入职工资,加上销售提成、保险等费用,仅一个员工企业每月的成本就在5000元左右。现在,中小企业发展并不容易,而人力资源是企业大的成本,所以在进人上企业是严之又严,并不指望一场招聘会就招到满意的人,能招到为企业做贡献的人才是硬道理。”
南京市人才市场招聘部副部长杨本荪分析,从今年招聘情况看,用人单位对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,始终都保持着刚性需求。以南京为例,近几年大力打造“软件名城”,带动软件开发、网络开发等岗位需求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准上。随着“321人才计划”实施,一批海归企业纷纷落户,又推动了新材料、高科技高附加值等相关企业的发展,这些企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。“可是,机会多并不代表就业行情好,企业的用人战略始终是‘好中选优,宁缺毋滥’,应聘者尤其是高校毕业生,不应过分乐观地估计就业形势。”
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任韩志忠提醒说,目前,才市上因工作经验导致薪酬出现落差的情况比较明显,毕业生不能过分挑剔,而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先找单位干起来,积累从业经验,为日后更好发展打基础。
有关专家指出,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给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敲响了警钟,相关高校应本着对学生、家庭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,及早给就业“红黄牌”专业动手术。